第一百七十五章闭关结束
推荐阅读: 大主宰 完美世界 龙王传说 雪鹰领主 择天记 一念永恒 武炼巅峰 无限拍卖行 绝品鬼医
赵府院中。
六位中式举人先分头恶补了三天相关知识,然后被赵昊聚集在一起,让他们分享这三天,各自了解到的情报。
重复的就不必再说了,也不必说自己的想法。
这法子自然比一个人闷头找,效率要高很多。
单单头一个问题‘强兵破虏’,他们便就鞑子如今分几部,都在哪里活动,各有多少男丁人口、牲畜马匹。各部强弱如何,关系怎样。以及是何生存状……还有如今朝廷对各部鞑子的态度和三边的防御策略;以及去岁廷议破虏之道,得出的种种方略,等等等等……提纲挈领写了整整三黑板。
将板书抄录下来,所有人对鞑子的了解,便绝对超过其他中式举人了。
另两个问题也是如法炮制。赵昊带着他们,用了一天半的时间,全面了解了三个问题的方方面面,
又让他们分成两组讨论了三天。
到第七天上,赵昊来到王武阳、金学曾和老爹所在的东屋,听了他们的见解。
三人的发言十分精彩,显然这种目标明确的分组讨论,对开拓成员思路,提高他们的认知,有很大帮助。
而且有老爹这位老前辈拉着缰绳,基本上也没有出格的东西……不然金学曾非要整出个远征草原的大战略不可。
只是在关于理财的若干观点上,三人有些吃不准。
“七师弟提的这条,‘全面放开海禁,课税以充朝廷银根’这一条,会不会惹来麻烦呢?”
焦灼严肃的研讨气氛下,大师兄也顾不上谄媚了,不确定的巴望着师父。
“不要紧,可以说。”赵昊既然已经判断出,不知什么原因,徐阶并未主导此次殿试阅卷。
那全面开海禁这一条,就非但不会惹麻烦,反而会成为吸引两位阅卷大佬的亮点。
那可是高拱心心念念的想法啊——当初高拱临下野前,就跟徐阶提了一个条件,全面放开海禁。
至少广州、泉州、宁波三处港口,请务必放开,这样才能缓解朝廷的财政困局,并让东南永无倭寇之患。
徐阁老当时答应的好好的,还当着皇帝的面交办下去。
可谁知高拱一走,大明牛逼的文官体系,给他来了个层层缩水。
等到正式诏书下来时,三处大港的原计划,变成了月港那么一根小小的独苗苗,而且还有苛刻的贸易限额……
现在有人重提此事,只会让隆庆皇帝发出感叹,喔,这个人是高师傅的支持者呢。
而高拱,据说日后就是张居正请回来的,所以他应该也不会反对这一条。
再者,策论而已,连正式奏疏都算不上,有什么不敢说的?
~~
鼓励完他们之后,赵昊便将自己那日的炉边分析讲给三人,让他们酌情添加进自己的文章里。
只是有一条,‘维护皇帝权威、请陛下乾纲独断’,一定要放在最显眼的位置,至少开篇前三句要见到。
得让隆庆皇帝一打眼,就看到你那颗拳拳忠臣心才行啊!
接着,赵昊又提点了一下他们,策论应有的艺术。
诸如在文章开头要拍皇帝马屁,什么圣上天资聪颖、深谋远虑之类的套话;结尾也要有诸如‘臣才疏学浅’之类的套话呼应;提意见时要委婉有度,提建议时要进退灵活,不能把话说死……这些后人总结出来的状元策论方略。
这些屁精的艺术,估计王世贞早就传授给王武阳了。
赵昊是说给自己老爹和金学曾听的。
然后,他便让三人趁热打铁,就三个话题各做一篇策论。
~~
完事儿,赵昊又来到西屋,听取华叔阳、王鼎爵和于慎行三个的高论。
当初赵昊分组时,就特意以稳健搭配跳脱,好让他们互相取长补短,观点适度。
按说这边除了华叔阳一个坑货,王鼎爵和于慎行都很稳重,应该比东屋的发言还保守才是。
谁知道一听,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。这边的发言实在太刺激了……
譬如在‘流民问题’上。三人指出,流民的根源在于朝廷税负制度不合理、豪强地主利用特权逃避税赋、藩王大量兼并土地这三大原因。
结果朝廷的税赋全都压到了无地少地的贫民身上,老百姓根本负担不起,只能选择跑路……
所以要解决流民问题,对症下药便可。
三人开出的药方是——
首先,将以丁口为标的徭役,和以田亩为标的田赋,全都摊入田亩计税。田多多交、田少少交,无田不交!
然后,配合以全国范围清丈田亩,重新厘清每家每户的纳税额,查清豪强地主隐匿的土地,让他们承担起光荣的纳税义务。
以及,打击藩王滥占民田的行径,要求他们在按照爵位享受的例田之外,多余的土地一概同样交税!
如此一来,则国库充盈,百姓安居乐业了。
“好!”赵昊不禁击节叫好,这仨小伙基本上将大明的问题讲透了。流民都是被逼走的,你不把逼走他的原因解决掉,他怎么能愿意回去?
这认识,又要比罗万化深入透彻许多了。
三个弟子年纪轻轻,就能把问题想得这么通透,果然是名师出高徒啊!
“那,我们就这么写了?”三个弟子大受鼓舞。
“不行。”却听赵昊断然摇头道:“第三条划掉。”
“啊?”三人面露难色道:“可是师父,不打藩王,豪强就不会服气,又岂能乖乖就范?”
“你三个是讨论昏了头,真把自己当救时宰相了?”赵昊气得三人脑袋上各一巴掌。
“你们是在考进士,连个官儿都不是。也没人会按你们说的做,管他喵的可行不可行了!”
“既然如此,说说又怎么了?”王鼎爵便要强道。
“怎么了,怎么了!”赵昊便集中拍着王鼎爵的脑袋道:“谁看你的卷子,是皇帝!这话你爱说,他不爱听,知道了吗?”
“知道了师父……”王鼎爵这才怏怏道:“还不是为了他好。”
“嘿嘿,你这可就错了。”赵昊却冷冷一笑道:“你是为了大明好,皇帝却是为了自己的家好。”
“……”弟子们闻言面现震撼之色,只觉这些天思来想去弄不通的地方,一下就通透了不少。
“这句话藏在心就好。”赵昊不会承认,自己方才是说秃噜了嘴。便干咳一声道:
“总之,现在要说陛下爱听的,将来才能干自己想干的,记住了吗?”
“是,师父!”三人重重点头,终于摆正了心态。
接着赵昊同样传授了,他们策论的艺术。
不过华叔阳的爹是华太师,王鼎爵的哥哥是王锡爵,就连于慎行的爹都当过一任知府,估计这三人早就得过真传了。
然后赵昊同样吩咐他们分头作文。
三天后,又一一单独与写完策论的六人推敲一遍,斟酌用词和论点论据。
等六人都修改完了各自的策论,殿试的日子也就到了……
ps.第五更,9600票加更……求月票、推荐票啊~~
六位中式举人先分头恶补了三天相关知识,然后被赵昊聚集在一起,让他们分享这三天,各自了解到的情报。
重复的就不必再说了,也不必说自己的想法。
这法子自然比一个人闷头找,效率要高很多。
单单头一个问题‘强兵破虏’,他们便就鞑子如今分几部,都在哪里活动,各有多少男丁人口、牲畜马匹。各部强弱如何,关系怎样。以及是何生存状……还有如今朝廷对各部鞑子的态度和三边的防御策略;以及去岁廷议破虏之道,得出的种种方略,等等等等……提纲挈领写了整整三黑板。
将板书抄录下来,所有人对鞑子的了解,便绝对超过其他中式举人了。
另两个问题也是如法炮制。赵昊带着他们,用了一天半的时间,全面了解了三个问题的方方面面,
又让他们分成两组讨论了三天。
到第七天上,赵昊来到王武阳、金学曾和老爹所在的东屋,听了他们的见解。
三人的发言十分精彩,显然这种目标明确的分组讨论,对开拓成员思路,提高他们的认知,有很大帮助。
而且有老爹这位老前辈拉着缰绳,基本上也没有出格的东西……不然金学曾非要整出个远征草原的大战略不可。
只是在关于理财的若干观点上,三人有些吃不准。
“七师弟提的这条,‘全面放开海禁,课税以充朝廷银根’这一条,会不会惹来麻烦呢?”
焦灼严肃的研讨气氛下,大师兄也顾不上谄媚了,不确定的巴望着师父。
“不要紧,可以说。”赵昊既然已经判断出,不知什么原因,徐阶并未主导此次殿试阅卷。
那全面开海禁这一条,就非但不会惹麻烦,反而会成为吸引两位阅卷大佬的亮点。
那可是高拱心心念念的想法啊——当初高拱临下野前,就跟徐阶提了一个条件,全面放开海禁。
至少广州、泉州、宁波三处港口,请务必放开,这样才能缓解朝廷的财政困局,并让东南永无倭寇之患。
徐阁老当时答应的好好的,还当着皇帝的面交办下去。
可谁知高拱一走,大明牛逼的文官体系,给他来了个层层缩水。
等到正式诏书下来时,三处大港的原计划,变成了月港那么一根小小的独苗苗,而且还有苛刻的贸易限额……
现在有人重提此事,只会让隆庆皇帝发出感叹,喔,这个人是高师傅的支持者呢。
而高拱,据说日后就是张居正请回来的,所以他应该也不会反对这一条。
再者,策论而已,连正式奏疏都算不上,有什么不敢说的?
~~
鼓励完他们之后,赵昊便将自己那日的炉边分析讲给三人,让他们酌情添加进自己的文章里。
只是有一条,‘维护皇帝权威、请陛下乾纲独断’,一定要放在最显眼的位置,至少开篇前三句要见到。
得让隆庆皇帝一打眼,就看到你那颗拳拳忠臣心才行啊!
接着,赵昊又提点了一下他们,策论应有的艺术。
诸如在文章开头要拍皇帝马屁,什么圣上天资聪颖、深谋远虑之类的套话;结尾也要有诸如‘臣才疏学浅’之类的套话呼应;提意见时要委婉有度,提建议时要进退灵活,不能把话说死……这些后人总结出来的状元策论方略。
这些屁精的艺术,估计王世贞早就传授给王武阳了。
赵昊是说给自己老爹和金学曾听的。
然后,他便让三人趁热打铁,就三个话题各做一篇策论。
~~
完事儿,赵昊又来到西屋,听取华叔阳、王鼎爵和于慎行三个的高论。
当初赵昊分组时,就特意以稳健搭配跳脱,好让他们互相取长补短,观点适度。
按说这边除了华叔阳一个坑货,王鼎爵和于慎行都很稳重,应该比东屋的发言还保守才是。
谁知道一听,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。这边的发言实在太刺激了……
譬如在‘流民问题’上。三人指出,流民的根源在于朝廷税负制度不合理、豪强地主利用特权逃避税赋、藩王大量兼并土地这三大原因。
结果朝廷的税赋全都压到了无地少地的贫民身上,老百姓根本负担不起,只能选择跑路……
所以要解决流民问题,对症下药便可。
三人开出的药方是——
首先,将以丁口为标的徭役,和以田亩为标的田赋,全都摊入田亩计税。田多多交、田少少交,无田不交!
然后,配合以全国范围清丈田亩,重新厘清每家每户的纳税额,查清豪强地主隐匿的土地,让他们承担起光荣的纳税义务。
以及,打击藩王滥占民田的行径,要求他们在按照爵位享受的例田之外,多余的土地一概同样交税!
如此一来,则国库充盈,百姓安居乐业了。
“好!”赵昊不禁击节叫好,这仨小伙基本上将大明的问题讲透了。流民都是被逼走的,你不把逼走他的原因解决掉,他怎么能愿意回去?
这认识,又要比罗万化深入透彻许多了。
三个弟子年纪轻轻,就能把问题想得这么通透,果然是名师出高徒啊!
“那,我们就这么写了?”三个弟子大受鼓舞。
“不行。”却听赵昊断然摇头道:“第三条划掉。”
“啊?”三人面露难色道:“可是师父,不打藩王,豪强就不会服气,又岂能乖乖就范?”
“你三个是讨论昏了头,真把自己当救时宰相了?”赵昊气得三人脑袋上各一巴掌。
“你们是在考进士,连个官儿都不是。也没人会按你们说的做,管他喵的可行不可行了!”
“既然如此,说说又怎么了?”王鼎爵便要强道。
“怎么了,怎么了!”赵昊便集中拍着王鼎爵的脑袋道:“谁看你的卷子,是皇帝!这话你爱说,他不爱听,知道了吗?”
“知道了师父……”王鼎爵这才怏怏道:“还不是为了他好。”
“嘿嘿,你这可就错了。”赵昊却冷冷一笑道:“你是为了大明好,皇帝却是为了自己的家好。”
“……”弟子们闻言面现震撼之色,只觉这些天思来想去弄不通的地方,一下就通透了不少。
“这句话藏在心就好。”赵昊不会承认,自己方才是说秃噜了嘴。便干咳一声道:
“总之,现在要说陛下爱听的,将来才能干自己想干的,记住了吗?”
“是,师父!”三人重重点头,终于摆正了心态。
接着赵昊同样传授了,他们策论的艺术。
不过华叔阳的爹是华太师,王鼎爵的哥哥是王锡爵,就连于慎行的爹都当过一任知府,估计这三人早就得过真传了。
然后赵昊同样吩咐他们分头作文。
三天后,又一一单独与写完策论的六人推敲一遍,斟酌用词和论点论据。
等六人都修改完了各自的策论,殿试的日子也就到了……
ps.第五更,9600票加更……求月票、推荐票啊~~